通知 课件 相册
>> 可以是摄影、壁纸、游戏插图、明星、海报,但严格禁止黄色图片、有关政治等图片,一经发现立刻删除!(同学们的照片请移步至 ≮我们的纪念册≯
⑤型⒌綉╃闲聊杂谈=-口- 贴图摄影 → “书圣”王羲之和十篇传世之作

您是本帖的第 805 个阅读者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书圣”王羲之和十篇传世之作
basson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默默的争第一
等级:^(..)^
威望:5
文章:3368
积分:30378
门派:日月神教
注册:2006年8月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basso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basson 访问basson的主页

发贴心情
“书圣”王羲之和十篇传世之作
1、《兰亭序》全图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兰亭序》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兰亭序》赏析
  
《兰亭序》晋朝人叫《临河序》,后人又称为《修禊序》、《禊帖》、《兰亭宴集序》、《兰亭诗序》,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据说,东晋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三月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流觞饮酒,赋诗唱和。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王羲之回家后又重写了数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自己也特别爱重,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无嗣,交弟子辩才保存,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了《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让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摹拓十本以赐近臣,死后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最逼真的是冯承素摹本,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兰亭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所以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4、《兰亭序》之GIF版: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兰亭序》局部欣赏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三、王羲之其它书法名作集锦(1)


1、《姨母帖》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姨母帖》唐摹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帖字体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尚存隶书痕迹。可能是王羲之早年的作品。
2、《快雪时晴帖》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此迹圆劲古雅,意态闲适,对赵孟俯(左“兆”右“页”,同“俯”)的行书有很深影响。从笔法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质朴内敛的意韵之外,已经开始注重姿态的俊美。
3、《圣教序》(选页)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释文略
圣教序是唐代僧人怀仁集王羲之字而成。王羲之的法帖,流传下来很少,而且的都是临摹本,这本碑帖集于唐代,里面的字又是从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书迹中选出,于是显得格外珍贵。因为是后人集字,所以行气不很连贯,但字迹点画精妙,历来为书家所喜好。

四、王羲之其它书法名作集锦(2)


4、《丧乱帖》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盖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现藏日本皇室。据传此帖对武当张翠山五侠“铁钩银划”武功影响极深。
5、《十七帖》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释文略。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内容为他所写信札。因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名十七帖。
此帖草书行笔自然洒脱,笔画中还保留着隶意的风貌,笔笔到家,字与字以气相贯,绝少笔画连属。这是章草的特点。而此帖更具有楷书结构精严,点划分明的形态特色。王羲之兼师张芝草法,钟繇隶字,然后顺应楷书发展的大势,创造出融会草、隶、楷为一体的今草,此帖即可窥一斑。
6、《乐毅论》局部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释文略。
《乐毅论》是王羲之小楷名作。原文为魏夏侯玄所作,讲诉战国时人乐毅,官拜上将军,贤而好兵的故事。王羲之写这篇文章给王献之,一是作为书法教材,另一方面也有勉励献之好好学书做人的意思。乐毅率五国之兵伐齐,却为谗言所中,燕惠王改用骑劫为帅,以至失国。王羲之写这篇文章时,联想到东晋的时局和自己的命运,难免有失意之感,所以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乐毅论》“情多怫郁”。
现在我们看到的《乐毅论》是后人摹本,由于辗转翻刻,与原作已经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大致还能看出王羲之楷书点画清劲,笔法遒丽的特点,已经明显不同于前人的楷书风格。
7、《远宦帖》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释文: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8、《频有哀祸帖》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帖》二帖连为一纸,此本前三行为《频有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后三行,日本学者又称为《忧悬帖》)
,前后九行共一纸,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法书要录》载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都五十八卷’第十四卷中著录。《频有哀祸帖》与《孔侍中帖》之间空白处,钤‘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与《丧乱帖》等同。
日本《支那墨宝集》称:昔我国光明皇后,举圣武天皇之遗,献于东大寺大佛,藏正仓院。唐天宝十一年(七五二年),其中晋王羲之书拓本颇多焉。天应、延历、弘仁之间,渐复尽献于大内。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断仅存。此所藏者,盖其一。
接帖之处,有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敕定’即是‘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号,其元年为公元七八二年。日本学者考订《孔侍中》与《丧乱》二帖,是《东大寺献物帐》中著录的。此《献物帐》是日本圣武天皇卒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帐目。圣武天皇卒于公元七二九年。那么,以上王羲之的书迹传到日本时,至少在七二九年以前。这是王羲之书迹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这些书迹,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9/17 20:17:06
周郎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总版主
威望:5
文章:442
积分:3063
门派:什么什么弍〇弍
注册:2006年9月12日
2
 用支付宝给周郎顾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周郎顾

发贴心情
这个兰亭是神龙兰亭,笔致到了,气韵不足,兼无健猷的风骨,书法界奉为神品,其实毛病还是很多的

焚我残躯 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 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 惟我明教 喜乐悲愁 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 忧患实多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9/18 1:19:33
一号使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神之使者
等级:版主
威望:5
文章:263
积分:1829
门派:绝情谷
注册:2006年9月13日
3
 用支付宝给一号使徒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号使徒

发贴心情

不懂看……

路过


Only the strong survive!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9/21 0:30:00

 3   3   1/1页      1    

深圳大学法学院05级5班
WWW.CLASSFIV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