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点:那些学生才是真正热爱篮球的人。
想起以前高中的时候,礼拜六凌晨4、5点的样子
就起床抱篮球占场子,每次楼栋管理员都不给开门
然后,就沿着二楼的导水管往下跳,还有不知道从那弄来的梯子。
学校篮球氛围很好,5点多起床占场子高峰期的时候
会不断的看到胆大点的直接从2楼跳下,胆小的就踩水管跳
蔚为壮观。
后来学校没有办法,在二楼全部上了一层防盗网。
实在没有武林高手或科技达人能想到从三楼翻下来的安全办法。
于是楼管看守的大门就成了唯一的目标
冲突不断,斗狠的,送烟的,吃吃喝喝的。
反正就这么僵活着跟楼管斗
也挺有趣的。
小艾红火的那年
学校更是疯狂的不行
一些副课或者一些理科课
班上基本上是没有男生的
只剩下60多人的寡头,在文科班也是一道风景线。
总决赛又赶上快高考
最后的高中岁月是肆无忌惮的
门卫,老师,主任
全部不鸟
学校大门最面小巷子的——小林餐馆
才是最高
上午有比赛的时候
都是去跷课撒烟给门卫
顺利出校门之后
小林餐馆点一份2.5元的豆芽炒鸡蛋
抽着香烟,就开始看比赛
一边逃课,心里其实还是忐忑的
也不知道到底班主任发现了会怎么处罚
那些威胁不让我们考试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反正就在这种极端矛盾和自我徘徊的心理中看完或陆陆续续看完比赛
广告和休息时间是我们最不喜欢的
那个时候,我们的话题就是回不回去,被抓之后如何如何,并装出一副表情根本不屑
其实内心还是挺虚的,然后猛抽一口烟,吐一句:要死jj朝上,怕毛啊,怕死不是GCD云云,尽管大家都没有一个GCD。
读高中对篮球的爱是最纯真,最朴实的
那时候没有这么发达的篮球资讯,没有什么黑蜜之争,没有这么
想看比赛就是朝廷2星期二的录播和5的直播
报纸就看体坛周报甚至当地《体育周报》的豆腐块
篮球一年到头都上不了几次头版
当代体育、灌篮、时空、篮球、画报
更是从半月刊买到月刊(篮球)
从黑白的买到彩页的
期期不拉,剪报的甚至还有南方体育推出的第一期足球宝贝
毕业后,四箱子的杂志,二箱子报纸
给自己打下的坚实的篮球基础
上了大学之后,顺理成章混进了篮球社区
几年到处逛,到处跑
先前高中时期对篮球那种狂热的爱已经没有了
篮球形成的一个圈子变成了相互恭维、诋毁,一个劣质的传音器,小团伙性质越来越严重
篮球就是稿费,篮球就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当自己终于差不多终于去做篮球的工作时候,发现真的已经对篮球已经不再有享受的感觉了。
话似乎扯远了,但今天突然在网上看到这几个为篮球而挨打的学生
真的是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那种对篮球最朴实,最纯真的爱
他们不专业,写不出好帖,也没有很深度的观念
他们上的网站,(是被我们歧视并天天嘲笑的),买报(也是大家看不起的,抄袭),看杂志(就更不用说,没有能入jr法眼),在翻译团,现场团,已经众多高人淫僧的教诲下。强大而专业的虎扑将大家打造的越来越精致,可篮球本质的温度究竟在你们身上还有几分呢。
那些小孩看火箭,就喜欢麦迪,科比,小艾,就喜欢问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可理喻的问题
这些动不动就被我们叱责为傻逼的小孩,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对篮球那种热爱。不让我们有些汗颜吗?
所以,网站是他们在点击,篮球的报纸和媒体也是靠他们在养活。
我觉得,大家都褪下那层虚华的外衣,去感受下那种初中生高中生对篮球的热情,经常去球场干几场,比你顶着什么编辑记者的名号,或者论坛里面那些带精华,带头衔,带小盾要来的舒畅的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5 23:41: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