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大学2008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Q&A
| |
为了帮助广大同学了解、认识、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竞赛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如下: 1、什么是“挑战杯”? 答:“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 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校团委根据全国和全省比赛的日程安排及参赛 要求组织本校的“挑战杯”竞赛。 2、怎样才具备今年的参赛资格? 答:在举办全国竞赛终审决赛(2009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我校中国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参赛。 3、申报参赛的作品有哪几类? 答: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不含文学、历史两个学科)、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其中要注意的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 4、我校今年的“挑战杯”赛程安排是怎样的? 答:竞赛按立项资助、中期评审和竞赛结项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立项资助 5月22日-6月20日,各单位接受项目资助申请并组织院内排序; 6月21日-27日,组委会对资助申请进行审批; 6月28日至7月中上旬,拨付首期资助经费; 中期评审 9月15日,获得资助的项目提交中期工作进度报告; 9月22日-30日,根据各项目研究进度情况拨付第二期资助经费; 竞赛结项 12月1日前,各单位在组织院内初审,并统一提交竞赛作品; 12月,组委会组织深圳市专家进行终审决赛及举行颁奖仪式。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立项资助”阶段的工作 5、学生个人如何申报立项? 答:申请人填写提交《深圳大学2008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资助申请表》(附件三)的书面版和电子版至第一作者所在学院团委。 由各学院团委汇总所有申报,并对其评审排序,该排序是组委会决定各项目归属甲、乙类和受资助额度的重要依据。 6、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排序有何作用? 答:本次立项资助将重点资助甲类项目30个,其他归为乙类项目。组委会根据以往各学院参赛及获奖情况,已将该30个名额分配给各学院。如某学院获得3个甲类项目,那么该学院汇总排序名单的前3个项目将获得甲类资助。项目排序越靠前,获得资助可能性越大,项目排序越靠后,获得资助可能性越小。 7、甲类项目和乙类项目的区别在那里? 答:一、条件不一样 (1)甲类资助条件:见解独特、富有新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较强的应用价值,指导教师可投入较大精力; (2)乙类资助条件:具有较好研究前景和具备一定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指导教师可投入较大精力。 二、资助力度不一样 a.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甲类:1000元—3000元;乙类:1000元以下; 其中乙类分为两档:乙1:700元-1000元; 乙2:700元以下; b.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甲类:2000元—4000元;乙类:2000元以下; 其中乙类分为三档:乙1:1300元-2000元; 乙2:700元-1300元; 乙3:700元以下; c.科技发明制作 甲类:2000元—4000元;乙类:2000元以下; 其中乙类分为三档:乙1:1500元-2000元; 乙2:1000元-1500元; 乙3:1000元以下。 8、一个人可以申报多个参赛项目么? 答:原则上可以。但组委会建议一位同学参加项目不超过2个,一位教师指导项目不超过4个。这项建议将在立项资助审批过程中体现。 9、如果不申请资助或者未能成功申请资助,但在校级比赛获奖并推荐参加省级赛事,是否可能获得第二轮的资助? 答:完全可能。这类情况可以申请“项目质量提高资助”。“项目质量提高资助”是在校级竞赛评奖结束后,在评委推荐参加省级竞赛的项目中,对于潜质较好、可继续提升作品水平的参赛项目,根据需要给予大力扶持,力争在省级乃至全国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阶段的资助安排另行确定。 10、可以跨学院组队参赛么? 答:可以。但你们只能以一个学院的名义申报作品,一般由指导老师所在的学院名义申报作品。 对于跨学科的作品,有多个不同学院的指导老师,可任意选一个指导老师所在的学院来申报作品。 如指导老师不在学院,以作品第一作者向所在学院申报作品。 11、可以与外校学生合作组队参赛么? 答:不行。我校的竞赛只接受深圳大学在校生参加比赛,其他学校的学生不能作为参赛者(包括合作者)参加深圳大学“挑战杯”竞赛。 12、已考上我校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竞赛么? 答:可以。但需要注意,参赛作品不能是你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13、如果是从外面的企业拿来的项目,由我校学生进行科研攻关,并成功取得技术和成果,是不是也可以参加比赛? 答:只要符合大赛的章程和规则,完全可以参加比赛。学校也鼓励同学们在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时多与企业联系和合作。 14、获得立项资助的项目如何获得经费? 答:经费拨付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所有用于项目研究的经费在所拨付的资助经费限额内凭符合财务规定的支出凭证,到学校财务处报销。具体要求请参见校团委制定的资助经费管理办法。 15、倘若所研究项目的工作量比较大,可否申请延迟一些时间提交作品? 答:因作品初评工作由各学院曾担,院内作品提交时间由各学院自行决定。 16、实际研究费用超过学校资助经费怎么办? 答:一般由参赛者自行解决。 17、参赛作品可否请除了指导老师以外专业人士指导或者帮助? 答:指导老师不一定是我校教师,也可以是外校的老师,还可以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包括已经毕业的校友等等;本科生的作品还可以请在校研究生当指导老师;不过在提交作品时,你必须按照竞赛的规定请两名我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推荐意见。 18、如果我的作品没有获得立项资助,还能够参加比赛么? 答:可以。 19、如何报名参加“挑战杯”比赛? 答:不需要报名。你只要完成作品研究,按所在学院关于竞赛的具体规定提交你的参赛作品和《作品申报书》即可。
20、如果还有其他不明白的事情应该如何咨询? 答:你可以在校团委信箱我们询问,也可以直接致电26535434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