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意义 2007年的社会实践余温尚存,2008年的社会实践已经蓄势待发。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暑假生活,积极引导同学们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青春飞扬,农情法意”实践项目旨在组织同学们深入广大农村,调查研究“三农”问题,从法律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的发展、看农民的法律意识,以及农村的法制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或可行性报告。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支教等志愿活动,给当地农民带去深大法律人的一份情意。 二、活动对象 面向深圳大学法学院在校大二、大三本科生。
三、实践地点 学院选取省内5处有代表性的地点(地点待定)进行考察。
另外学院也为想在深圳实践的同学提供条件,提供五支队伍在深圳本地进行“鹏城新观察”实践。
四、组队方式 1.本项目省内队伍组织5支,每支队伍10人。要求团队成员素质较高,严守纪律,服从安排,能力互补,兼顾高低年级、男女比例,每支队伍配备带队老师1名,确保完成考察调研任务。 2.市内队伍由学生自主组队(每队5-10人)、自拟课题、自请指导老师。 3.省内队伍由学生个人自由申报,学院就个人申报材料组织面试,进行选拔,要求服从审批老师分配;市内主要以团队申报,学院就团队申报材料组织选拔和评审。 五、实践要求 1. 各团队在组成后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按质按时完成实践课题的策划,并上报学院团委。 2. 各团队在分赴社会实践地点前,需对要调究的课题和地区查阅有关资料,对所要调查的地点的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3. 全体队员要服从安排,认真参加项目培训,做好志愿服务的准备。 4. 出发前,各团队自行联络好考察调研单位,做好实践期间的安全预案。 5、社会实践结束后,根据所搜集的材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调研报告和社会实践心得;积极参加实践征文比赛、摄影比赛、DV作品比赛。
六、时间安排 6月26日至7月4日,在“校园公文通”下载“青春飞扬农情法意省内报名表”或“市内实践申请表”,填妥后交至法学院院办2323,截止时间为7月4日下午五点。深圳市内的课题申报时间也为6月26日至7月4日下午五点。 7月7日至7月8日,选拔省内团队队员,组织面试,7月9日公布录取名单。 7月7日至7月8日,评审市内申报课题,7月9日公布市内立项课题。 7月10日至7月11日,各队伍自行开展出发前培训,以及相关的联系工作。 7月15日,各团队开始展开实践活动(保证团队实践时间5天以上)。 8月至9月,各团队进行后期资料整理,撰写实践报告。 9月16日至10月15日,各项目结项。 10月15日至10月20日,组织社会实践成果展、举办实践征文比赛、摄影比赛、DV作品比赛。
七、经费补助 1.在广东省内的实践队伍给与每队2000—2500元的经费补助,不足部分由学生自筹。
2.在市内实践的队伍给与每队800——1000元的经费补助,不足部分由学生自筹。 3.队伍出发前学院将请款预支50%的活动经费,在结项后经审核合格的拨付剩下50%的经费。 4.后期将组织专家对调研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对优秀的调研报告将予以奖励(方案待定)。
咨询电话:朱老师 26538622
马发腾 13424301479(短号:611479)
贾 靖 13632545571(短号:652044)
共青团深圳大学法学院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