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课件 相册
>> 可以是摄影、壁纸、游戏插图、明星、海报,但严格禁止黄色图片、有关政治等图片,一经发现立刻删除!(同学们的照片请移步至 ≮我们的纪念册≯
⑤型⒌綉╃闲聊杂谈=-口- 贴图摄影 → 男人心中的女神-奥黛丽-赫本 生平篇 作品篇 模仿篇

您是本帖的第 998 个阅读者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男人心中的女神-奥黛丽-赫本 生平篇 作品篇 模仿篇
basson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默默的争第一
等级:^(..)^
威望:5
文章:3368
积分:30378
门派:日月神教
注册:2006年8月5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basso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basson 访问basson的主页

发贴心情
男人心中的女神-奥黛丽-赫本 生平篇 作品篇 模仿篇
她是独一无二的时尚教主、淑女派掌门人。从容貌到气质,从演技到人品,她都无可挑剔。热爱家庭的她急流勇退为子息影;爱心洋溢的她下半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她用一生书写了一个关于美丽、智慧和爱心的传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小档案:

英文姓名:Audrey Hepburn

中文姓名:奥黛丽-赫本

出生:1929年5月4日

星 座:牧羊座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家庭:父亲是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荷兰女男爵

身高: 五呎七吋 (170公分)

体重: 110磅 (50公斤)

三围: 32-20-35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她出生时的名字是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她的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在她的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上学。她的母亲随后回到荷兰,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亲一起到了荷兰的Arnhem。当纳粹进入 Arnhem后,赫本经常会营养不良,心情郁闷。(这也许是她这么瘦的原因之一?)解放后,Hepburn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并获得了奖学金。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加入到电影行业。

1948 年,她在一部欧洲电影《变小七次的荷兰》(nederlands in 7 lessen)里担任了一个很小的角色,随后在1951年的电影《少妇的神话》(young wives‘s tale)里,她终于有了第一个有台词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的分量还是很小,于是,赫本赴美国发展。1953年她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罗马假日》,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令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的赫本,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之后,57年的《滑稽的面孔》也是同样的一部引人制作,使她又一次提名奥斯卡。之后的三次提名分别得益于《修女的故事》,《窈窕淑女》,《蒂芬妮早餐》。

50年代她主演了许多影片,表演质朴而富于激情。如《战争与和平》、《滑稽的面孔》、《下午的爱情》、《绿色公寓》、《萨布瑞娜》,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60 年代初期,她的主要作品有《不能忘记》,《蒂芬妮早餐》,《孩子们的时刻》,《愤怒的巴黎》,《字迷》,《窈窕淑女》等。后期有《爱神》,《怎么偷一百万》《等到黑暗》,之后曾长期息影,复出后又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血统》(1979年)、《他们都笑了》,(1981)《总是如此》 (1989年)等影片。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按照现在人们的标准,其实赫本的身材和容貌并不一定算得上最好,但就是因为她内在那种超出常人的气质,才让她在美女如云的娱乐界脱颖而出。1953年,一本八卦的杂志曾经透露过赫本的三围,这一举动立即遭到了影迷们的耻笑。在人们的心目中,赫本永远都是高贵美神的化身。

《Elle》杂志的美容版的专业指导罗斯•格林评价道:“奥黛丽•赫本是自然美的化身,她身上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和内在的美丽。当她笑起来的时候,就像阳光一般的灿烂。在所有她的影片中,她的皮肤看上去新鲜得像水果一样,她的性格也是那样的光彩照人,我是说她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温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1929到1993年,赫本在这个世界上只度过了64年,但她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永恒的。因为,她的家人和朋友会记着她;她的影迷会记着她;那些第三世界的儿童会记着她。你可以不为她的美貌所打动,但决不可以不为她晚年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做的贡献所打动;你可以不崇拜她,但不能不尊敬她。赫本的一生所做的贡献不仅仅在电影业,还有她一生都热爱的孩子——第三世界的儿童。赫本就是一位飘落人间的天使,受尽了上帝的宠爱,把美好洒向人间,让人们为之倾倒,而后又被上帝急急地召回,留给人们无限的遗憾和美好的回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9/25 17:19:23
basson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默默的争第一
等级:^(..)^
威望:5
文章:3368
积分:30378
门派:日月神教
注册:2006年8月5日
2
 用支付宝给basso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basson 访问basson的主页

发贴心情

作品篇:

      她是优雅的同义语,是天使的化身。《罗马假日》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她为世界影坛创造了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并由此赢得了全世界影迷的爱戴。

      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吉吉》一戏的主角时,在伦敦,挑选《罗马假日》饰公主的演员的工作正在进行。起初,导演打算邀请名演员琼-茜蒙丝主演该片,但琼想换换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绝。于是,导演决定采用电影《乱世佳人》公开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办法来挑选演员。这部片子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执导。赫本本无心去参加女主角的角逐,一来她已决定演《吉吉》,二来《吉吉》一拍完她就准备结婚、成家立业过日子。所以她对《罗马假日》毫无兴趣。后来男爵夫人一再劝说,没办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选不上,她也会满不在乎。

      测试选用的一组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一张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软得象只小猫,将双臂伸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在此之后,她又极其自然地、孩子气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情节,当她做这些动作时,一架摄影机正悄悄地对着她拍摄,而她却全然不知。无论从现场还是从胶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当选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签订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结果对她的一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当时演记者的男主角已定下来,是好莱坞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

       1952 年5月,《吉吉》演出刚一结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赶到罗马,参加拍摄。《罗马假日》的拍摄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因为一切都是实地拍摄,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赶走,光这项工作就差点把副导演和制片主任累垮。因此,工作进展很慢,难题多。有时为了重复拍一个镜头,一个下午要干上60回,赫本有点承受不了,但她并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不过导演为赫本也尽力克制自己,他用一切办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让她感到轻松愉快。他告诉她说,她必须忘掉自己是在演戏,应当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公主。他给她上了电影明星的第一课,他教她“要迎合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做戏”。这一点让赫本终生受益匪浅。

       拍摄工作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1953年8月20日,赫本飞往伦敦参加《罗马假日》的首映式,然后又飞往威尼斯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在美国,也为《罗马假日》的上映开了公众招待会。

      该片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日本,这部片子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赫本后来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发型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罗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红的一部。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矶和纽约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世纪剧院。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

      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墨西哥的主持人贾莱-古柏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 -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遗憾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琴-赫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她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赫本一生共拍摄了26部影片,这在欧美著名演员中应该算是最少的了。但她几乎每一次的表演都让人永久难忘。她拍片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从影26年,平均每年只拍一部电影。《罗马假日》成名后,她不但慎选剧本,而且只和一流导演合作。所以,赫本每拍一部片子都水准高,卖座也好,深得影界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罗马假日》自不待说!1956年的《战争与和平》,片中有一个舞会场面,娜塔莎怀着少女的羞涩,矜持,激动的心情等待有人邀舞,却受到了冷遇,霎时间,娜塔莎的脸上忽而容光焕发,忽而阴影掠起……她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稀罕是否有人在冷淡她。可是,她终于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长长的睫毛在颤动,双唇嗫嚅,呼吸急促……一些研究托尔斯泰的专家看了此片,对于赫本的出色演技大加赞赏。影片公映后,观众写信给报社说:“赫本演得如此出色,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副赫本面孔的娜塔莎就跃然纸上。”《蒂梵尼早餐》中,赫本饰演一位玩世不恭、肤浅虚荣的社会下层年轻卖笑女子霍莉-戈莱特丽。该片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该片的主题曲《月亮河》由赫本亲自演唱,后来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欧美流行最广的电影歌曲之一。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曾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百老汇戏剧《翁蒂娜》试装时,为了使服装效果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试装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了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因为《蒂梵尼早餐》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因为《不可饶恕的人》中的骑马镜头而摔断椎骨;她曾因学开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绿厦》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依布,做它的代理妈妈…… 因为她的天份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授予她各种各样的电影奖。她先后五次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亦即是说,她先后至少五年都在该年度欧美影坛的五大女明星之列,奥黛丽-赫本还曾十三次名列美国明星排行榜首位。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人们给她的片酬也越来越高。1955年拍《战争与和平》时,她的片酬高达30万美元,这是当时演员片酬的世界之最了。1964年拍《窈窕淑女》时,她的片酬高达100万美元,成为继主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之后的第二个拿到百万片酬的女演员。

      赫本是世界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秀,不俗艳,而且耐看。她的身材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在观众心目中,她从不在摄影机前搔首弄姿,更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取悦观众,色情电影更是与她无缘。1976年在拍《俪人行》时,其中有一场海滨的戏,赫本和男主角阿尔伯特。芬尼必须身着游泳衣。然而对优雅、美丽、十分敏感又十分苛刻的赫本,想到自己首次将身体暴露在千千万万影迷面前,不禁紧张到极点。导演斯坦利-多南安慰她,给她打气说,她的身体是大多数妇女所羡慕的,而她还是忐忑不安。戏尽管是拍了,但她演的动作很做作,明显是装出来的愉快。她的这种洁身自重的高尚情操,在西方影艺界,尤其是在好莱坞女明星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导演和演员们、同事们都愿与她合作,并以此为荣。

      她与曾几度合作的大导演威廉。惠勒、比利-怀尔德以及斯坦利-多南之间都相处得十分愉快。而她似乎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导演一经与她合作,便得以净化、升华,拍出了艺术水准相当高的片子。如特伦斯-扬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曾导演过007詹姆斯-邦德侦探片集,而他与赫本合作拍摄《等到天黑》时,竟为赫本优雅的风度所感染,拍出的片子艺术水准很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同样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摄影师们爱看她那毫不俗艳的美,都喜欢为她拍照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说:“自从嘉宝以来还不曾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导演见了会忍不住再三为她大拍特写镜头——拍她那端庄的大眼睛,拍她那诱人而甜蜜的笑靥,拍她活跃的举止,拍她那炽热的感情。你离开了影院,但她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前,挥之不去,欲忘不能。”

      赫本不仅外形纯美,而且内心也清洁高雅,她为人很有教养,从不摆大明星的架子。因此,演员们都很愿意与她同台演戏。在《罗马假日》里,她与格利高里-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执导的《俪人行》中,她与男主角扮演者阿尔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当愉快。两位主角甚至有时因为在摄影机前笑得太过火而只好重拍。阿尔伯特情绪极好,经常讲笑话,一场戏下来,检查录音时,突然听见阿尔伯特说:“我和奥黛丽要当导演啦!不晓得斯坦利-多南还能挣到什么钱!”自然这段录音只好剪掉,重录。当然也有的演员因为赫本名气太大,与她一起拍戏还有些不适应。1957年,赫本主演了派拉蒙电影公司当年的最佳影片之一《滑稽面孔》,与她配戏的好莱坞舞蹈名腿,五十七岁的弗雷德-阿斯泰尔被赫本弄得魂不守舍,在该片开拍之前便没完没了地表白:“这是我和伟大而可爱的赫本合作的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了,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在拍《蒂梵尼早餐》时,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年轻英俊的演员乔治-佩帕德。他非常紧张,在拍一场与赫本的床上戏时,他躺得过于靠边,不料扑通一声跌倒在地板上。后来,赫本热情主动帮助他,使他消除了紧张,终于拍好了这场戏。

      赫本的人品和艺德也是为圈中人物和广大影迷所称赞的。她拿过百万美元片酬,但她认为,一个演员不该由于拿过百万片酬就非永远拿百万不可。在1966年拍喜剧片《怎样偷窃一百万》时,她与著名导演威廉-惠勒第三次合作,赫本十分感谢这位在《罗马假日》和《孩子们的时刻》中提拔、启发她的恩师,主动地将片酬减为75万美元。

      由于赫本在银幕上的形象,广大观众十分喜爱她。在她声誉鼎盛的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影迷把她奉为“银坛女神”,对她的名作百看不厌。

     《罗马假日》成功后,全世界都赞美她的美貌,说她是飘落凡间的天使,她那吊眼梢、高颧骨,迷人的、若隐若现的微笑,还有那小精灵似的下颌,都使男人女人们为之倾倒,她的一切都成了世界女性仿效的对象。她在《罗马假日》里那种清新秀美的短发型后被称为“赫本头”,竟风靡世界,无数时髦女性以做此发型为荣。许多年轻妇女都学着影片中安妮公主的样子把头发削得短短的,不少理发店专理赫本头;大街上竖起巨大的“赫本头”广告牌,一些男士也站在牌前摄影留念。赫本偏瘦的体形使得减肥美容业兴旺起来,就连赫本的服装、帽子、太阳镜也都风靡一时。赫本在《萨布丽娜》中,穿的是著名巴黎时装设计师于贝尔-德-纪梵希设计的一字领袍裙。这是一件袒露胸肩的白色长袍,胸部相当于衣领的部位是“一”字形的平直线条,它造型简练、明快,疏密相间的大花图案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应当出现的部位,这件长袍优雅美丽,仿佛神话世界里的东西,赫本穿上它一出现在银幕上,广大观众就如痴如醉,成千上万的妇女群起效仿,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赫本热”。《时代》周刊在1953年9月7日那期封面上刊登了她的照片,这是它有史以来第一次刊登一个初出茅庐的演员的照片。1957年,著名的社会专栏作家把她封为世界十大杰出女性之一。她的形象甚至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导演起用她时,是什么都不问的。他们认为,只要奥黛丽-赫本的名字出现在电影海报上,那就意味着完全可以保证影片获得国际性的成功。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倒霉的《绿厦》(由其第一任丈夫梅尔-菲热尔执导)外,她还没演过一部不成功的片子。她一直是 50至60年代美国票房价值最高的五大明星之一。

      有趣的是,赫本虽然是国际风云人物,但她却性格内向、天性敏感、内心紧张易怒、神经质,极易受到伤害,且胆子十分小,连开车和骑马都十分害怕。正因为如此,她十分喜爱小动物。她有一只小狗是她形影不离的伙伴,闪亮的眼睛,通身棕色长毛,十分可爱。赫本给它取名“出名”,每天都要用芳香的狗毛洗发香波给它洗澡、梳毛、修剪爪甲,与它一起散步,把它视作了家庭成员,无论出名到哪里,人们都要为它忙上好一阵子。在拍片过程中,如果出名不见了,她会停止拍片,发动所有的人去找。后来,出名一次上街,两辆迎面驶来的汽车相撞,祸及出名,它被压死。赫本的精神几乎崩溃了,极度沮丧,差点恢复不过来,她立即从好莱坞返回巴黎休息了好长一段时间。赫本对小动物的宠爱几乎到了依恋的地步。拍摄《窈窕淑女》时,她心爱的宠物金丝雀从鸟笼逃出,赫本急昏了,有如丢了心爱的孩子似的,哭得像个小姑娘,她几乎叫了当时在身边的所有朋友去寻找,费尽无数夜晚的周折,最后终于找到,她高兴得不得了,又惹得泪眼模糊。

主要代表作:
Roman Holiday (1953) 罗马假日

导演: William Wyler

主演: 奥黛丽-赫本、葛雷哥莱-毕克 (Gregory Peck)、艾迪亚伯 (Eddie Albert)

故事大纲: 厌倦充满繁文缛节的皇室生活的安娜公主(赫本饰), 借着出访罗马的机会偷偷出走一天而与一个无名的美国穷记者相识, 进而相恋的故事。

殊荣:

金球奖最佳女演员(戏剧)

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abrina (1954) 龙凤配

导演: Billy Wilder

主演: 奥黛丽赫本、亨佛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威廉荷顿 (William Holden)

故事大纲: 一个私人司机的女儿 Sabrina(赫本饰)从巴黎的餐饮学校返家后, 欣然发现自己暗恋已久, 却一直花名在外的雇主的次子(威廉荷顿饰)竟然对蜕变后的她展开猛烈的追求。 之后, 一向深思熟虑, 又存有门户之见的哥哥(长子, 亨佛莱鲍嘉饰)为了阻止这段“不恰当”的恋情便跟着介入其中, 却发现自己竟然也悄悄地爱上了Sabrina。

殊荣: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War and Peace (1956) 战争与和平

导演: King Vidor

主演: 奥黛丽赫本、梅尔法瑞尔 (Mel Ferrer)、亨利方达 (Henry Fonda)、维托瑞欧 (Vittorio Gassman)、梅布莉特 (May Britt)等人

故事大纲: 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作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Nun's Story, The (1959) 修女传

导演: Fred Zinnemann

主演: 奥黛丽赫本、彼得芬奇 (Peter Finch)

故事大纲: 嘉百列 (Gabrielle Van Der Mal) 进入一个比利时的女修道院而成为修女路加。在比利时刚果医院曾帮助过扶隽纳提 (Dr. Fortunati) 医生的年轻修女路加 (赫本)在二次大战爆发后, 却因为一些规条, 让她无法再介入, 而使她面临一些心灵上的挣扎。

殊荣:

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第凡内早餐

导演: Blake Edwards

主演: 奥黛丽赫本、乔治派伯 (George Peppard)

故事大纲:

一心一意想嫁入豪门的高级应召女荷莉(Holly, 赫本饰)和搬进她住的公寓楼下的一个被富婆包养的穷作家相识进而相恋的故事。

殊荣: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


关于<蒂凡尼的早餐>

这可能是奥黛丽-赫本演过的最好的角色,她在这个纽约电话女郎霍莉-高利特里身上混合了任性、脆弱和孩童般的天真,她的表达如此独特,以至于你很难想像制片方开始想要玛丽莲-梦露来扮演这个角色。对赫本来说,梦露的拒绝是一个福音,这个角色仿佛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般。只有她才能够将卡珀特小说中的角色用这样一种既肉感又纯真的方式表达出来,创造了一个混合着苦涩和甜蜜的爱情故事,并且充满了淘气的幽默和独特的视觉风格。

刚开始,赫本对这个角色也犹豫不决,无论如何,这个从一个男人跳到另一个男人、身边有一个皮条客,又爱上一个充满吸引力的作家(他归一个老女人所有)的角色跟她以往演过的角色非常不同。不过后来,她看到了突破自己纯真形象的机会,并在最后对这个角色做了自己的道德诠释:一个吓坏了的小老鼠,实际上从没有真正做过什么。赫本甚至说她自己“生活在跟霍莉非常类似的氛围中”。

布雷克-艾德瓦兹当时还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年轻导演,他将这部讲述一个19岁的女孩(由30岁的赫本扮演)不断跟富有男人调情并寻找真爱的故事,诠释成了温柔的爱情故事,并赋予它一个融合了悲剧和喜剧的结局。

影片开拍之初,评论界一致认为让赫本扮演霍莉这个角色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欧洲人如何能够表达成为一个纽约模特的美国乡下女孩?但是赫本通过霍莉这个角色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女孩:一个放荡的女孩子,每天在第凡内餐馆里——更多时候是在门前——吃早餐,她招呼出租车的样子、称呼每个人 “亲爱的”的样子、优雅地玩弄着长烟斗的样子、将鞋子放在水果盘里的样子,都成为令人难忘的经典,而她在影片中的服装,直到今天依然是绝对领导潮流的流行。

影片的主题曲“月亮河”(由亨利-曼西尼特别为本片而作)赢得了一座奥斯卡,并成为经典。而赫本乱弹着吉他缓缓吟唱这首歌的样子,更是成为一个永恒的场面——至少在那些浪漫的人们心中,这是一个永恒的赚人眼泪的场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Children's Hour, The (1961) 双姝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Charade (1963) 谜中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My Fair Lady (1964) 窈窕淑女

导演:乔治-顾柯

演员:奥黛丽-赫本 雷克斯-哈里森

该片获得1964年第三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最佳音响,最佳音乐(配乐)共八项奖。

1962 年奥黛丽-赫本演出了《窈窕淑女》。早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时,奥黛丽-赫本就对记者说过,她最大的愿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丽莎一角。载歌载舞可以为她圆了儿时的梦想,清纯甜美的性情又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她的本性。她爱这个角色几乎发狂。人的一生能遇到几次这样的事,发自内心的狂喜用尽一生都难忘记。1964年重拍的《窈窕淑女》是有史以来成本最高的音乐片,布景华丽,服装讲究,美不胜收。奥黛丽-赫本以含蓄、典雅的演技成功扮演了卖花女伊丽莎这个角色,从而开始了她的百万片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谦虚的赫本总是这样评价自己:“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会拍这么多电影和照片。这只是一次意外。”


赫本走了,一代巨星从此陨落。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她,她的纯情、美丽和清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我们爱你,奥黛丽!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9/25 17:20:51
basson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默默的争第一
等级:^(..)^
威望:5
文章:3368
积分:30378
门派:日月神教
注册:2006年8月5日
3
 用支付宝给basso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basson 访问basson的主页

发贴心情

模仿篇

是否曾经有一名女演员获得公众的挚爱比奥黛丽-赫本还多呢?每一个人看起来都像是奥黛丽迷,每一个人都记得自己第一次爱上奥黛丽.赫本时的情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她的第一个角色是《罗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这部影片将她介绍给全世界而且使她成为耀眼的明星。奥黛丽.赫本绝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电影明星,而且还是二十世纪最受人们崇拜和仿效的女性之一。

高雅和久经世故使得奥黛丽完全迥异于同时代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这一类型的女演员。按照五十年代的审美标准,奥黛丽-赫本似乎太高挑纤细了,而奥黛丽本人对于自己的外表也不甚满意。平胸,清瘦,细长的手足,而且确实很高(五英尺七英寸),这些都粉碎了她能够成为与玛戈特-芳廷齐名的芭蕾舞蹈家的梦想。但是,她苗条的体形,完美的身姿,优雅的动作以及贵族的仪容却使观众深深着迷,并且萌发了大众对于女性美的一种崭新定义。

她的外表是那么的独特,远非虚夸的人工雕琢,她的着装强调了她的苗条纤柔,她具有一些特殊的天赋,包括了她总能以最少的服装穿出最佳的效果的非凡才能。赫本的吸引力并非来源于性,至少也不是直接通过性来达到的。她将温顺柔弱的女性特质予以具体化,不仅受到男人们的爱慕,也受到女人们的崇敬。我们不会忘记她那混合着魅力世故与优雅又时而糅合着贵族气派和孩童般天真烂漫的形象。实际上,奥黛丽不仅仅展现出一种新颖的样貌,而且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巴里.派瑞斯说:“自莉莲-吉许以来,那些拥有孩童特质的女人开始吸引人们的注目,但赫本的那一个版本却携着逼人的魅力和世故复杂,大多数迷人的女演员都是从女招待,女店员做起,通过她们的努力被举荐整饰后而获取了成就。但奥黛丽-赫本不是,她或多或少是从另外一种形式达到这一点的,像波提切利半个外形的维纳斯塑像。美丽与魅力可能是同时存在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是等同的。视觉上的美感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充分表述出”魅力“二字的涵义,魅力更抽象,深奥,假如魅力能催人入眠,那么赫本无疑是她所身处的时代最能够充分证明的例证。”

“她是我们中的一员。”据说在会见赫本后,英国皇太后伊丽莎白对女儿说了这么一句话。而评论家莫利-哈斯科尔则说“她就好像从天上飘落到五十年代,半个仙女,半个公主,然后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足迹”。《罗马假日》公映后,时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演比利-怀尔德曾说“那么多免下车餐馆的女招待成为了电影明星。虽然她们进过学校,接受过语音训练,甚至能弹钢琴,然而仍然缺少某些真实的东西,她(奥黛丽-赫本)可能纤细瘦弱,但当你注视着这个女孩,你知道你确实感受到某些东西的存在,而这些东西曾经只出现在嘉宝,另一个赫本或者褒曼身上,非常非常的稀少”。设计师阿泽蒂纳-阿拉亚是这样描述她对女性时尚的看法:“一个女人应该如一个女演员,经常站在舞台上,她必须时刻看起来不错且自我感觉良好。她的服装应该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她应该感受到它覆着她的身体。我宁愿女人的脸,身体和手比服装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服装只是一种装饰工具,以此来突出她的某些特质,强调她的美丽”。

在近代历史时期里某些女性引导着女人们,使她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女性可能是杰奎琳-奥纳西斯,戴安娜王妃或者科科-香奈尔。但你还会想起某个人吗?最终的答案可能就是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风格呈现于银幕始于《罗马假日》,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她在时尚界的影响力立刻得到了应验。《罗马假日》创造了一种简洁大方而又不失高贵典雅的风格。女影迷们开始把自己与奥黛丽认同为一体,模仿她的“赫本头”和样式类似于男式的白衬衫,长而舒展,附着腰带的圆裙,以及平底的便鞋。


《罗马假日》拍完后,在拍摄影片《萨布丽娜》时,奥黛丽与法国女装设计师纪梵希相遇了。纪梵希回忆:别人告诉我赫本小姐将要来为她的下一部电影《萨布丽娜》挑选服装,我以为是凯瑟琳.赫本,由于我十分欣赏凯瑟琳-赫本,而能为她工作真是太神奇了。但是当我打开了工作室的门,一个年轻的女子飘然而至,非常的纤细高挑,有着母鹿般的双眼,短短的发型,穿着窄裤,T恤衫,拖鞋,水手帽上还扎着一条红色的缎带。我告诉她:“小姐,我很乐意帮助你,但我只有很少的几台缝具,而且我正在准备新的展览,我实在是不能为你设计服装了。”她说:“可以让我看看你曾经展览过的服装。”她试了几套服装-----“这就是我所想要的!”-----它们确实非常的适合她……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了解自己的容貌与身材,优点与缺点。她知道要穿着削肩的晚礼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锁骨。我为她设计的款式终于变成广受欢迎的时装,我将之命名为‘萨布丽娜露肩洋装’。”纪梵希也许设计了奥黛丽在电影中最成熟世故的服装。

纪梵希与奥黛丽共同创造出了一个神话“奥黛丽-赫本风格”,通过《萨布丽娜》,赫本以全新的形象登场,成为媒体和大众追捧与崇拜的偶像,她的名字开始与“时尚”二字划上了等号,她也成为纪梵希高雅女装的典型影象。1957年,这位女演员的芳名出现在纽约时装协会推选的全球十位最迷人的女性之列。从那以后,赫本几乎每年都出现在最佳着装女性的名单中。不久,最富有与最著名的女性们开始身穿纪梵希的时装——温莎公爵夫人,惠特尼斯,玛丽娅-卡拉斯,伊斯兰教徒的公主艾加-可汗斯,杰奎琳-肯尼迪以及摩纳哥的格蕾丝王妃。她们在出席午宴抑或是豪华晚会时都获得了人们的赞叹,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萨布丽娜》之后,奥黛丽和纪梵希之间的友谊与艺术上的合作持续了终生,也是时装界里最重要的搭档。事实上,纪梵希与奥黛丽的亲密关系一直不曾改变,他们的友情比起她和任何一任的丈夫都来的长久。纪梵希为奥黛丽设计的戏服包括了《滑稽面孔》,《午间的爱》,《蒂梵尼早餐》,《谜中谜》,《灼烧的巴黎》,《怎样偷窃一百万》等等,甚至还包括第二次结婚,儿子受洗时她所穿的礼服,受洗袍等。

纪梵希为奥黛丽.赫本设计的合身外套,高雅礼服等都是那么地完美。某些人可能会推测,如果没有纪梵希,奥黛丽的高雅和成熟是否依然如故?是奥黛丽创造了纪梵希,还是恰恰相反?其实,奥黛丽和于贝尔,抑或是纪梵希和赫本,谁主谁副?并不重要。

纪梵希与奥黛丽的友谊和合作关系持续发展,设计师发现了他的缪斯女神,而女演员则发现了她的皮格马里翁。赫本曾经坦承:“有一些人是我深深爱过的,他是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最正直的一个。”多年之后,纪梵希也感慨道:“在每一场发表会上,我的心,我的笔,我的设计都是跟着奥黛丽走。奥黛丽虽已去世,但我仍然感受到她与我同在。” 于贝尔-德-纪梵希与奥黛丽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完美主义者,直到最后一个细节也要尽善尽美,他们都对工作专注投入,竭尽全力。赫本会为了试装的需要几小时纹丝不动地站立着,而相同的顽强的人格特质在纪梵希身上也可以找到。他们都是早起者,赫本,像她的设计师朋友一样,清晨以愉快的心情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不管是穿着斜纹布裤,打着围巾,还是身穿庄重高雅的晚礼服出席像奥斯卡颁奖仪式或是大型展览开幕式这样的盛大场合,都能够保持着轻松宜然和美丽。


《战争与和平》拍完后,奥黛丽-赫本接拍了《滑稽面孔》。这部电影鼓舞影响了一代的服装设计师。影片是以时装界的故事为背景的,这似乎是为奥黛丽量身定做的角色,甚至她的母亲还告诉编剧伦纳德-格什,她真不敢相信,这样的剧本是一个根本不认识她女儿的人写的。《滑稽面孔》里,一个平凡无奇的女孩本来安分守己在一间书店工作,却被时装摄影师(弗雷德.阿斯泰尔饰)发掘到巴黎做时装模特儿,为一本时装杂志拍摄彩页,演绎所谓的“优质女性”,一夜之间变成风华绝代的俏佳人,迷倒了不少男士。这个故事是以理查德.艾弗顿的生活为灵感而创作的。可能影片中最眩目的场景就在卢浮宫一座宽阔的台阶上,奥黛丽身穿火红礼服走下台阶,催促摄影师:“你拍呀,你拍呀!”其他的场景还有她穿着黑色紧身连衣裤,在巴黎咖啡馆里跳舞,以及行走在时装天台上,展示纪梵希所有的创作。

另一件不能被遗忘的服装样式也非常简单高雅,奥黛丽-赫本穿着黑色紧身裤,黑色高领毛衣,白袜和黑鞋。我们会记得《滑稽面孔》中奥黛丽站在凯旋门前,穿着细腰的黑色洋装,捧着一束色彩缤纷的气球,仿佛她自己随时也会跟着气球飘起来。她站在火车旁,穿着那件毛料套装,抱着她的宠物“出名”,提着时髦的白藤行李箱,被周围的烟雾与神秘环绕着。也许奥黛丽高雅的最大奥秘就是她有能力将自己的特质最大限度的转变为优势,强调她的纤柔与高挑,把她的资产表现出来。她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她发展了属于她自己的风格,但却从不念念不忘。她引领的风潮,前卫的风格几十年来风行不坠,历久弥新。可能她唯一的规则就是不要盲目地跟着流行走,趋之若骛。事实上,她总是遵循着自己的趣味,坚持着自己的步调。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绝对不会显得喧宾夺主,这就是时尚界所说的“是奥黛丽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而纪梵希的卓越才华也增加了不少裨益。

很难想象让其他任何人来饰演霍莉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尽管霍莉的创作者,小说家杜鲁门-卡波特本打算让玛丽莲-梦露在银幕上演绎这个角色。毫无疑问,《蒂梵尼早餐》和它的主题曲《月亮河》会一直流传下去,奥黛丽在防火梯上清唱《月亮河》的那一幕是电影史上最令人感动的镜头之一。


《蒂梵尼早餐》中的黑色长裙已成为那个年代流行的标志。事实上,这套用黑色丝绸制作,无袖的鸡尾酒裙堪称时尚界不朽的经典之一。出自纪梵希工作室的原作的复制品在 1992年巴黎的回顾展中再次亮相,被描述为“带着利索线条的晚装,在腰部做了隔开处理,黑色的缎纹,无袖”。1961年,当这部影片公映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深远的影响。成千上万熙攘往来的女性,个个穿起了奥黛丽-赫本的合身黑色晚礼服,带着超大镜框的太阳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蒂梵尼早餐》是奥黛丽最真实本色的演出。她赋予了霍莉-戈莱特丽以迷人可爱以及敏感脆弱,这也是几代的奥黛丽迷们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这部一流的喜剧让我们一路上含着笑容,而最后却流下了激动的眼泪。电影史上没有多少女演员能够具有这样的表演天才,把一个关于交际花的简单故事脱胎成为真实复杂的传奇。

在长达四十年的交往中,奥黛丽-赫本与于贝尔-德-纪梵希将“优雅”发挥至及至。纪梵希的工作室里四十年中一直保留着一具作为赫本试穿衣服的人体模型。这具模型没有头也没有四肢,高却平实的胸部和黑色的线条把它分割成模糊的剪裁系统,它虽有些怪异,但却唤起人们对这位已故女演员的追忆,这也不失为一种安慰。 “她的轮廓和她的风格是那么地强烈,她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对我而言”,纪梵希说,“她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我们是亲密朋友,我们在一起工作。由于她的文雅和亲切,我们总是发现仅仅属于我们彼此之间的乐趣,就好像我们俩隐藏着某个秘密。” 在影片《窈窕淑女》中饰演希金斯教授的雷克斯-哈里森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当记者让他为自己心目中的美女下一个定义,他丝毫没有迟疑,回答说:“《窈窕淑女》中的奥黛丽-赫本。”

安德烈.普莱文说:“她是如此的美丽,令人不敢逼视。像其他人一样,我深深地迷恋着她,我的眼里噙着泪水,这也是几代电影迷们遭遇过的经历。”

奥黛丽-赫本是百年难得一觅的瑰宝、当之无愧的淑女派掌门人,无论容貌、气质、演技抑或人品,都是举世无双,被全世界的媒体一致评选为20世纪最完美的女星。因此,众多女星也都纷纷模仿她的造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9/25 17:22:01
basson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默默的争第一
等级:^(..)^
威望:5
文章:3368
积分:30378
门派:日月神教
注册:2006年8月5日
4
 用支付宝给basson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basson 访问basson的主页

发贴心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她亲切、活泼、非常有礼貌。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经历。”我立刻打电话叫来助手:“快来!你见过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1950年,奥黛丽·赫本在一部英国风光短片里第一次出任了一个小角色,导演林登回忆起初次见到赫本时的感受,如是说。
  1929年5月4日,赫本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少年时奥黛丽·赫本学习舞蹈,那时比利时被德军占领,她经常把情报放到舞鞋里送给游击队。后来有人问她要是德国人发现了怎么办?小赫本一脸天真的回答:“但是他们没有发现啊。”赫本老年时仍然作为联合国大使慰问非洲灾民,其善良与优雅仍令人动容。赫本的美丽并不像大部分明星一样只存在于银幕上,这种美对于她来说与生俱来,她自生的生活未必多么幸福,但她却带给了无数人以幸福。即便如今在天堂里,她也一定是最美丽的天使。

在她的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上学。她的母亲随后回到荷兰,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亲一起到了荷兰的Arnhem。当纳粹进入Arnhem后,赫本经常会营养不良,心情郁闷。(这也许是她这么瘦的原因之一?)解放后,Hepburn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并获得了奖学金。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1948年一位制片人发现了她,并让她在一部欧洲电影《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担任一个小角色。 1951年她又在电影《Young Wives’ Tale》中为Eve Lester配音。当赫本开始对电影感兴趣后,她最终决定去美国。

  在美国赫本迅速显示了她的实力,她先在百老汇出现了音乐剧《Gigi》,在1953年在电影《罗马假日》中扮演安妮公主。这部影片好评如潮,并让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这使她获得了巨大的知名度,并且片约不断。她的巨大的知名度有一部分是因为她举止高贵,具有一种古典美,完全不同与同时代的女明星们的性感女神的定位。1954年9月25日,她和Andrea Dotti结婚。1957年她的经典电影《Funny Face》也取得了类似《罗马假日》的成功。1954年她的《Sabrina》获得了奥斯卡提名,1957年《Love in the Afternoon》也好评如潮。1959年《Nun’s Stroy》获得了另一项奥斯卡提名。1961年她主演的影片《第凡尼的早餐》使她到达了她电影生涯的顶峰,并且又赢得一次奥斯卡提名。

  赫本亮丽的容貌和风度在1964年的《窈窕淑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当在影片中扮演Professor Henry Higgins的Rex Harrison有一次被问道给她心目中的美女下一个定义,他丝毫没有迟疑,回答说:“《窈窕淑女》中的奥黛丽·赫本。”1967年影片《Wait Until Dark》又为她赢得了一次奥斯卡提名。1968年12月赫本和Dr. Andrea Dotti离婚,并打算引退。1969年1月她又嫁给了演员Mel Ferrer。1976年她又出演了肖恩·康纳利主演的影片《Robin and Marian》。1982年纳和Mel Ferrer离婚。

  1988至1993年,赫本成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帮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们。她当选为《People’s Magazine》评选的世界上最美丽的50位女性之一。1989年她主演了最后一部影片《Always》(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1993年1月20日,赫本因为乳腺癌病逝于瑞士Tolochnaz。赫本一生共拍摄了31部影片,她的优雅和风度永远留在这些影片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只希望在今天这个酒肉林池的世界,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赫本---原来美也可以这样,这样不着铅华。

很庆幸,天使原来来过人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9/25 17:22:44

 4   4   1/1页      1    

深圳大学法学院05级5班
WWW.CLASSFIVE.CN